首页 / 名言警句

32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—《论语》  译: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,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,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。或是唯恐天下不乱,不会在别人有失败、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。小人却相反,总是“成人之恶,不成人之美”。 
33、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—《论语》  译:讲事实,不凭空猜测;遇事不专断,不任性,可行则行;行事要灵活,不死板;凡事不以“我”为中心,不自以为是,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,共同完成任务。 
34、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—《论语·秦伯》  译: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,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。 
35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—《论语》  译:干活抢重的,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“躬自厚”,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,是“薄责于人”,这样的话,就不会互相怨恨。 
36、不怨天,不尤人。—《论语》  译:遇到挫折与失败,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,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,后来发展为成语“怨天尤人”。 
37、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—三国·曹植《白马篇》  译: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,把死当作回家一样。 
38、天下皆知取之为取,而莫知与之为取。—《后汉书》  译: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,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。 
39、知耻近乎勇。—《中庸》  译: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,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。 
40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《论语》  译:君子心胸开朗,思想上坦率洁净,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。小人心里欲念太多,心理负担很重,就常忧虑、担心,外貌、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,常是坐不定,站不稳的样子。 
41、人之为学,不可自小,又不可自大。—顾炎武  译: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,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。 
42、笨鸟先飞早入林,笨人勤学早成材。—《省世格言》  译: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,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,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。 
43、三思而后行。—《论语》  译: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。 
44、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—孟子  译: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,使人更坚强。相反,时常满足于享受,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。 
45、强中自有强中手,莫向人前满自夸。—《警世通言》  译:尽管你是一个强者,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,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,自己夸耀自己。 
46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—《劝学》  译: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,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。 
47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—唐·杜甫  译:读书读得多,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,像有神助一样。 
48、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—宋·李清照《夏日绝句》  译: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,死后也要当英雄。 
49、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—《孔子家语》  译: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;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。 
50、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
。—《周易》  译:同心协力的人,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;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,说服力强,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,容易接受。 
51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—《论语》  译: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,不断地学习,温习,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,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。 
52、千经万典,孝悌为先。—《增广贤文》  译: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,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。 
53、以五十步笑百步。—《孟子》  译: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,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。 
54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—《荀子·劝学》  译:不把半步、一步积累起来,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,不把细流汇聚起来,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。 
55、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  译:为国家分忧时,比别人先,比别人急;享受幸福,快乐时,却让别人先,自己居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