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名言警句

42、善人者不善人之师,不善人者善人之资。——《老子》
43、闻一善言,见一善,若决江河,沛然莫之能御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44、随时之内善救时,若和风之消酷暑。——(明)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45、君子居其室,出其言,善则千里之外应之。——《易经》
46、善人同处,则日闻嘉训;恶人从游,则日生邪情。——(北宋)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47、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。——《易经》
48、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,得一善,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。——《中庸》
49、以善先人者谓之教,以善和人者谓之顺;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,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。——《荀子》
50、为善者天报之以福,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。——《荀子》
51、善人未能急亲,不宜预扬,恐来谗谮之奸。——(明)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52、势可为恶而不为,即是善;力可行善而不行,即是恶。——(清)金兰生《格言联璧》
53、故凡言善恶,皆先善而后恶。——(明)朱熹《近思录》
54、德无常师,主善为师;善无常主,协于克一。——《尚书》
55、君子服善则益恭,细人服善则益倨。——《说苑》
56、今与不善人处,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,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。——《荀子》
57、言人之善,泽于膏沐;言人之恶,痛于矛戟。——《说苑》
58、善为至宝,一生用之不尽;心作良田,百世耕之有余。——(清)金兰生《格言联璧》
59、天子为善,天能赏之。天子为暴,天能罚之。——《墨子》
60、为恶畏人知,恶中尚有转念;为善欲人知,善处即是恶根。——(清)金兰生《格言联璧》
61、君子之善善也长,恶恶也短;恶恶止其身,善善及子孙。——《春秋》
62、一毫之恶,劝人莫作;一毫之善,与人方便。——(明)《增广贤文》
63、俭则约,约则百善俱兴;侈则肆,肆则百恶俱纵。——(清)金兰生《格言联璧》
64、幼时不择善人教之,使至于为逆。——(北宋)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65、孝莫辞劳,转眼便善体黎庶情,此谓民之父母。——(清)金兰生《格言联璧》
66、谈人之善,泽于膏沐;暴人之恶,痛于戈矛。——(清)金兰生《格言联璧》